SHP基本功能 切割 CLIP

在SHP圖層的基本操作中

最基本也最常用的就是 "切割(Clip)"這個功能



"切割(Clip)"這個動作,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誰"切"誰"

⇒思考的方式:
我今天需要A圖層中某個部分的資料,我需要將其切割提取出來
所以我會需要依據B圖層的範圍來切割
那麼產出的C圖層就是我所要的

正常情況下SHP檔案類型的切割關係:

面(polygon)切線(polyline)、面切點(point)、*線切面、*線切點

*後二者與數化單元相關,於數化教學篇詳述

網路地圖服務列表

在尚未使用專業的GIS軟體前

大部分的使用者應該都已經接觸過 Google推出的地圖相關產品

或者是一些政府單位建置的使用者端地圖服務

在此為各位整理國內常見、常用、實用的各種平台資訊

--------------------------------------------------------------------------------------------------------------------------

資料庫與查詢系統


資料查找與下載

SHP 環域分析 Buffer 功能意義解釋

Buffer功能中,選項繁雜,特立此篇進行解釋

SHP 環域分析 Buffer 操作-2

►依照不同圖徵等級,進行不同的Buffer範圍

此操作為線(line)的buffer

STEP 1

讀入台北市道路圖SHP

SHP 環域分析 Buffer 操作-1

在高中階段的地理課

會學到的GIS相關知識少之又少

但其中也不乏幾個核心概念

到了大學的地理資訊系統課程

多多少少也可以說是由高中所教過的基本概念做延伸

這篇要教學的就是其中之一 :  環域分析

--------------------------------------------------------------------------------------------------------------------------

首先

我們先來了解環域分析的意義

環域分析是指當我們要表示某一地理現象時,想顯現出該種地理現象的影響範圍

換句話說,以某一地理資料為基礎,然後向該地理資料的兩側一定範圍,標示出此種地理資料的影響範圍

KML/KMZ 轉為 SHP

GOOGLE EARTH/MAP 應該是許多人對於地理地圖繪製的第一接觸

由於圖形化的介面

簡單的操作步驟就可以讓使用者繪製想要的點、線、面圖徵

但在GOOGLE EARTH/MAP上畫好的圖

在另存檔案時往往是 kml 與 kmz 選擇

--------------------------------------------------------------------------------------------------------------------------
kml 與 kmz 的差別

SHP 不同圖層合併 MERGE

當我們在使用GIS軟體時

常常會去取得一些資料來滿足研究需求

但資料的檔案大小決定了使用者開啟的時間、電腦運算的時間

所以可能資料的提供者會將同樣性質的資料

分做不同的檔案

如此,雖然降低了單一檔案開啟的負荷

但使用上不太方便

我們必須手動將這些資料結合在一起
--------------------------------------------------------------------------------------------------------------------------

這篇教學要簡單示範 

以國小與國中學校位置

進行資料的結合與圖層的合併操作


SHP 空間結合 Spatial Join

當我們取得兩個皆具有空間位置的圖層,然後希望可以將其中一張的資訊和另外一張做結合

EX:我有全台派出所的點位,但只有座標,那我希望有縣市鄉鎮市的欄位

此時就可以使用 空間結合(Spatial Join)

觀看上一篇  欄位計算教學

--------------------------------------------------------------------------------------------------------------------------

STEP 1

將全台派出所位置SHP開啟,資料可於政府公開資料平台載得

將全台鄉鎮市區SHP開啟,資料可於政府公開資料平台載得

SHP屬性欄位表 文字欄位計算

先前介紹了如何將點位呈現,雖然屬性欄位表中有地址沒錯

但如果我想要有一個欄位,單純的就只有他位在哪個縣市哪個區,就可進行欄位計算!


這篇教學,將討論如何在GIS中進行欄位運算

STEP 1

開啟全台派出所的SHP

雖然已經有了地址欄,但我們希望只有像是 "台北市大安區" 這樣六個字的文字描述欄位,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將地址欄位的文字,複製出來到另外一個新增的欄位

SHP 點位呈現 Display XY DATA

在許多政府公開資料中,有時並不會直接給予SHP檔案,而是以CSV檔的方式,如此不僅可以降低檔案的大小,更能因應更多面向的使用需求。

這篇教學,將討論如何將點座標呈現於GIS軟體中

STEP 1

下載 政府開放資料平台 上所公布的全台各派出所等分布位置CSV檔

**CSV檔:CSV檔是逗號間隔檔案,也就是資料內容的數據或文字,是以逗號做區隔,並非空格或是其他數學符號。而CSV檔是比xls檔在檔案的應用範疇上更廣的檔案格式,EXCEL的xls只能由EXCEL打開,但CSV可由各種可以開啟文字檔的軟體開啟,更為方便。

SHP資料 Join from Table

人口,在地理學中,往往是很重要的研究面向

而GIS中,人口也是經常會被使用的資料

以目前政府所公布的資料來說

都已經將人口資料與發布區做結合並提供SHP

算是十分便民

但有些時候(期中期末)我們仍會需要自己動手將資料結合起來

這種將沒有空間屬性的文字資料加入SHP的動作,稱為"Join"


下面將教學如何將人口資料結合至行政區SHP當中


STEP 1

至政府公開資料平台,下載 "二級發布區圖" ,選擇目標行政區的二級發布圖

路徑:點擊--檢視資料\ 資源網址

這是內政部統計處建置的「統計區分類系統」

包括最小統計區、一級發布區及二級發布區,為一小統計區域之概念。

ArcGIS 批次處理檔案 Dissolve

在取得地理資料後

往往會經過一段漫長的處理時間

因為被公布的資料大多時候不會剛剛好符合我們的使用需求

這樣的處理過程,可能是用Excel整理文字,也有可能是要一直切、一直合併

最後才會出現我們我能用的地理資訊
--------------------------------------------------------------------------------------------------------------------------

下面將以基隆市有人口數據的最小統計區SHP為例,進行合併的批次處理

資料可於 "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 取得

STEP 1

將基隆市最小統計區SHP開啟



STEP 2

觀察屬性欄位表


CODEBASE:最小統計區
CODE1:一級發布區
CODE2:二級發布區

在GIS軟體中展現3D地形

當我們取得了一個地表的影像

不論是衛星影像或是航拍照片

我們往往會希望是丘陵、山脈的地方凸起,平原、河谷的地方凹陷

大多數人對於平面想像3D情況都有些"困難(障礙)"

所以當我們利用 DEM 加上  衛星影像時

在座標相同、影像定位正確的情形下

可進行3D立體視覺化的展示

由於3D展示十分的吃電腦資源,區域越小塊,會跑起來比較順

因此在此將示範基隆地區

STEP 1

將目標區域之影像開啟

從DEM繪製等高線

在進行地理研究時,使用這樣免費取得的可用資料是很常見的

而在網格資料中,15M以上的數值高程資料(DEM)是普通使用者可輕易取得的

也經常被拿來進行與地形起伏有關的研究

這裡我們要介紹如何以30M的DEM資料來繪製等高線

STEP 1

開啟中央研究院GIS中心提供的"台灣30米數值地形模型資料"


在讀入檔案較大的RASTER資料時,經常會跳出這樣的視窗:




這個的意思是:電腦可以幫你建立網格資料的金字塔,預先建立這樣的檔案,可以讓使用者在後續的尺度縮放上,更快速更有效率

結合、切割、投影 RASTER DATA

在獲得網格資料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去取得較大範圍的資料,然後切割出想要的範圍。

這樣的"切割",和向量資料切割時一樣,都叫做"CLIP"


這裡我們以SRTM  90m   DEM檔案為例,操作切割台灣本島的範圍


STEP 1


下載SRTM  DEM 檔案

http://srtm.csi.cgiar.org/SELECTION/inputCoord.asp

選擇目標網格  下載Geo Tiff 或 Arcinfo  ASC檔皆可

網頁下載頁面



下載


--------------------------------------------------------------------------------------------------------------------------
**tif 與ASC檔的差異:

asc檔是可以由人可以讀的文字檔,簡單即能開啟

欄位:cols:行
           rows:列
           xllcorner: LEFT LOWER CORNER  左下角的X座標值
           yllcorner: LEFT LOWER CORNER  左下角的Y座標值
           cellsize:網格大小 單位KM  (通常不會說是90M就會真的剛剛好90M)

由於是以影像的左下角為基準去計算剩下的網格的位置,因此X與Y的增加值皆為正

下面大量的數字,就是記錄著每一個網格的高程值,而 no data的值會表示為-9999

GIS 緣起與發展

    相信對於地理系的同學來說,GIS是進大一就會聽到的名詞...

GIS是個簡稱,英文名是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文名為地理資訊系統
當然,它也是一堂課,而且是必修三學分。

以下簡述其歷史發展


<1850s>

1854年英格蘭倫敦市蘇荷區寬街

爆發了一起嚴重的霍亂傳染事件

GIS的性質與研究原理

地理資訊系統的意義


地理資訊系統(GIS)的意義是,整合空間資料(點、線、面、網格)與屬性資料(人口、高度、數量等)的電腦系統,能讓使用者進行地理資訊的建檔、更新與搜尋。

地理資訊系統與其他資訊系統的差異在於,儲存與處理的資訊是有經過地理編碼的,地理位置及與該位置有關的的物屬性資訊都是查詢資料時很重要的部分。